才情偏爱六朝诗

南京是汤显祖“第二故乡”

作者:文心   2016年09月21日 11:02  南京日报    784    收藏

原标题:“才情偏爱六朝诗”——南京是汤显祖“第二故乡”


今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剧作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他与英国的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同年去世、具有同样高的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访英时,提议两国人民共同纪念这两位大师。因为汤显祖与江苏关系密切,南京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9月下旬伦敦和南京两地将同步呈演两位巨匠的代表作,穿越400年上演“汤莎会”。


    35岁起,他在南京前后任职7年


    明万历三年(1575年),26岁的汤显祖来到南京国子监游学,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几位举人之一。他由于拒绝权臣拉拢,四次春试不第,直至1583年才以“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35岁时他被派至留都南京,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寺博士(正七品)、南京詹事府主簿、礼部祭祀司主事(正六品)等闲职。


    “才情偏爱六朝诗”。徐朔方先生的《汤显祖评传》中写道:“没有什么地方比南京更使汤显祖喜爱了。”好友来信,愿意通融提拔他去北京吏部做官,但汤显祖回答他不能离开南京,如同鱼儿离不开水。这里有他的爱恨情仇、亲朋好友和难忘的山水美景。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壮年时期留在了南京。他踏遍金陵名胜,留下大量诗文。诸如“金陵花开散江空,可怜六代多离宫”等诗句,饱含着他对南京的眷恋之情。


    1591年,他在南京上书《论辅臣科臣疏》,猛烈抨击朝政和权臣,声震朝野。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顶点,但也因此被贬至广东徐闻县任具典史。


    汤显祖在南京前后任职7年多,除家乡江西临川外,南京是他67岁生命历程中连续居住最长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苏南京是汤显祖的“第二故乡”。 


    南京为他的“临川四梦”提供了丰富滋养


    在南京为官的7年多,是汤显祖“致君尧舜上”的政治梦想走向破灭之始,也是另一个梦想——“临川四梦”的起航之时。“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是汤显祖留给中外戏剧史的不朽之作。


    当时的留都南京乃至整个江苏地区,山明水秀、人文荟萃,文学特别是戏曲非常繁荣。汤显祖仕途坎坷,担任闲职,所以有充裕时间广交戏曲界朋友,整理了两三百本元杂剧,练就了戏剧创作的过硬本领。


    1587年前后,他在南京完成“四梦”的第一梦《紫钗记》,标志着汤显祖的戏剧才华开始成熟。在这部作品中,关于南京的风土人情、人名地名、历史故事随处可见。《牡丹亭》的雏形也是在南京因一梦而孕育的。


    此外,创立于江苏的泰州学派对汤显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同该学派三传弟子罗汝芳有着终身的师生情谊。他的“言情说”戏曲观点主要源于罗汝芳的心学,与该学派“率性所行,纯任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成为当时戏剧界呼唤人性解放与自由之进步潮流的杰出代表。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人格形成也深受罗氏影响。


    可见,南京乃至江苏已深深刻在汤显祖的心上,化在笔尖,写在剧中。


    昆曲与汤显祖的杰作相互成就携手走向世界


    汤显祖对于发源于江苏的昆曲的了解,以及他在南京时与江苏昆曲界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


    诚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开始并不是为昆曲而是为其家乡——江西临川的“宜黄腔”而作,但“宜黄腔”作为地方戏后来失传了,好在明末清初,剧作家们将“临川四梦”改编成全国性的剧种昆曲。昆曲以清丽的音乐、悠扬的行腔、细腻的表演,为汤显祖的杰作特别是《牡丹亭》提供了绝佳的舞台。汤显祖的杰作借助于昆曲,走向了全国和世界。


    同样,昆曲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汤显祖的杰作得以传承和发展。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先生说,“《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永远范本,是中国昆曲的救星”。新中国成立前,昆曲院团曾几近绝迹,一出《牡丹亭》让几个传字辈演员尚能讨得一碗饭吃,“才能把昆曲保存了下来,才能有以后的《十五贯》,才能有以后的浙江昆剧团”。


    2001年,中国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把汤显祖及其《牡丹亭》列为昆曲的重要文化内涵之一。最终,昆曲以排名第一入选世界首批“非遗”。


    此后,中国昆曲加速向世界传播。2002年,文化部制定和启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2003年,在苏州成立中国昆曲博物馆。每3年一届的中国昆剧艺术节也固定在苏州举办。苏州昆剧院排演的《牡丹亭》(青春版)至今在国内外已演出290多场,通过各种媒介观看欣赏的人数超过1亿人次。江苏省昆剧院创排的《牡丹亭》(精华版)、《南柯记》等,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昆曲在国际上的传播,汤显祖像莎士比亚一样,越来越得到世界人民的更多了解和喜爱。江苏和南京也因此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了解。


    汤显祖属于江西临川,也属于江苏南京、广东徐闻、浙江遂昌。他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江苏纪念、研究、传播汤显祖,有必要、有潜力、有资源、有优势。


    汤显祖笔下的南京城


    都说汤显祖是曲圣,其实,在南京当了7年多的官,他还为南京写下了数百首诗。那么,在汤显祖的眼中,400年前的南京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作为南京城市地标的秦淮河,在汤显祖诗歌里是凄美的:

    衙斋独宿清汉斜,灯影笼窗半落花。拼不风流长睡去,却持残梦到他家。

    (《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

    在牛首山,睡梦中也能听到梵音阵阵:

    绛桃春尽摄山幽,地涌千峯月气浮。忽散梵声惊睡起,遶天风雨塔西头。

    (《听乳林呗赞》)

    城南的大报恩寺,恍若神话世界,令人赞叹不已:

    表里山川尽,胜寄烟云惬。江光日气饮,世界空明摄。回听风穴壮,侧看飞鸟怯。下方灯欲上,归人影相摄。

    (《登报恩塔归骑望塔灯》) 

    南京春天的景色,自然是堪称一绝:

    三山江上翠崔莪,草绿风烟春气和。天宫缭绕金陵麓,人家映带秦淮河。回廊屈曲通晴雨,驰道流离莹月波。南中富乐风尘少,天下娱游子弟多。

(《江东歌》) 

    携酒游山则以“城南雨花台最盛”:

    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宜笑入香台,含嚬出幽径。徒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态随惊蝶起,思逐流莺凝。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拾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 

(《雨花台所见》)

    充满古韵的胜景,当然会吸引无数的文人墨客:

    南都昔佳丽,大学曾纡轸。士女接春游,清郎陪胜引。俱称石城乐,未问长安近。               (《戊子春》) 

    生活在六朝古都,汤显祖的怀古感伤也别有一番滋味:

    金陵花开散江空,可怜六代多离宫。潮去潮来都应月,花开花落等随风。

    (《金陵歌送张幼于兼问伯起》) 


    汤显祖诗歌中的南京有声有色、有悲有喜,把明中期南京的城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后来南京许多同僚文友“展求传育,至令纸贵”呢。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2.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5.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6.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7.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