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松的诗歌电波——读张岩松诗集《木雕鼻子》

作者:禹茜茜   2018年11月14日 10:31      593    收藏

  张岩松是一个很特别的诗人。特别到他与这个世界有些不太相融。他好像一脚把世界踢开了,沉浸在自己的诗意里。但是他又紧紧扼住这个世界的喉咙,他想从这个世界里找到属于他的架构体系。
  张岩松的诗歌能够从很小的一个切口,冷不丁的震颤你的灵魂,在你心里反复的回响,迂回,荡漾,好像是永不消失的电波,在你的脑海里,永久的留存,那种诗意的感觉不会消失。也许很多年后,模模糊糊的忘记了文字,但是感觉还在,就像《硬壳》,就像《黄帝陵》《菜市上的鱼》,你很难去忘记。张岩松的诗歌作品代表着国内较高的水准,但他永远不会站在顶层去俯瞰世界,他每更新一首诗歌,就是从上一副躯壳中脱了胎换了骨,他是要对过去翻篇的,再塑的,对诗歌不断赋予新内涵的重要诗人。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高科技的时代,诗歌、文学已经被边缘化了,甚至是艺术,也变得不纯粹。甚至有些艺术,带有不正常的功利性。阅读诗歌的人,究竟都去哪里了呢?写出怎样的诗歌才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很多作家都转型写了小说,包括诗人,他们写着写着就不见了。因为他们知道,首先诗歌是养活不了自己的,也不是自己文学道路上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雪》中有这样一段:在野地/我成为另一类雪人/雪飒飒下着/声音正在我的身上增加血肉……张岩松此后不会离开诗歌,因为诗性的音波已经沁入他的每个细小血管,与他血肉相连。
  张岩松想创作的诗歌是没有抒情的诗歌,反诗意化的诗歌,正如他曾经引用俄罗斯诗人所说的:俄罗斯的每一片树叶都有十个诗人在吟诵。所以他尽量去写不一样的诗歌,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或是特殊的地方。有时候其实有些抽象,让人难以明察,但他的诗歌总有让人震惊的地方。他的眼袋很重,他脸上的笑容不是那么的灿烂,可以觉察到他的生活并不是完全的如意,但是他这个人特别热心,善意。善意才是诗歌的本质。
  有时候我也在想,什么是诗歌?张岩松说,诗歌就是相当于我们走在一片密林中,我们闻到了淡淡的花香,玫瑰花香,但是我们并没看到花朵在什么地方,就像我们的语言在不断的运用,但是我们的语言含有某种芬芳,某种迷人的东西,这种迷人的东西就是诗。
  当一些作家说,诗歌是最简单最好写的时候,张岩松认为,这是外行话,他说,诗歌是最难写的。如果说“疯狂的爱尔兰将你刺伤成诗”说的是叶芝,那么张岩松是反扑过来“刺激人体的脑电波的诗人”。贾平凹谈到,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每个作家都有他能量的星体,有的过早的被消磨了,有的不断的重复自己,只有少数人不断的探求自己的新星体。只是燥热的时代下需要一丝沉默的阴凉,需要默默不语的思想型读者,而不是仅为生活奔波,不给生命留下一丝诗意空间的工作狂人。《星星》诗刊的龚学敏主编曾引用一位散文作家的话:你们写诗的人,如果写出好句子来,会惊动神灵的。
  是的,就是这样,诗歌它是一颗通感的舍利子。寥寥几行字就能够叫一亿人、十亿人通感,能够打通人与人隔膜的灵物,直接从你的眼睛穿到心底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诗歌是伟大的艺术。现在很少有诗歌能让我留意,张岩松的诗集《木雕鼻子》历久弥新,他尽量的远离抒情,远离诗本身,而寻找生命的真谛,在寻找一种他的诗体,所以他是一个创作诗歌的永动机。我曾经试着仿写他的《今夜有雪》,末段尤其惊艳:我依偎着火苗/一句祝福从书本里融化/流淌出来一半/又被漫天的大雪冻僵。他指导道:不能仿写表面句式,要模仿里面的精髓。
  他也写小说、童话、剧本,画油画,作书法······总之,文学艺术是他业余生活的标签,这种标签甚至让人忘记他的社会身份:运动员、证券专家、大学教授等。剧本《情迷乌兰巴托》中的女主人公呼兰,在我的脑海萦绕不去,读后两周,我在杭州午后散步时,看到了乌篷船,还有荷塘柳叶,忽的感到呼兰会从它们身后窜出来,来到我的身边,同我讲述蒙古大草原的故事。
  跟张岩松交流,一定是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他是一个诗哲,诗歌观念里总是透露着哲理。他的骨子里有诗人和诗性哲学,诗哲隐藏在他的心灵里面。所以当他发言的时候,你就会忍不住的被他吸引住。他的口才特别好,灵感也不断的涌现,但关注他的人,却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多。这是一个快节奏的、市场化的时代,他的诗歌,乃至绝大多数诗人创作的诗歌,从热情喷薄、高温炉创作的景泰蓝,到成品是被冷却的艺术品,即使更换了岁月凝练的色泽,也鲜有人问津,这是诗人的悲哀,还是时代的困惑?
  他的诗歌,有一种被苍松掩盖住的映山红的感觉,你必须拨开那些高大的松树,才能够看到那些岭上的鲜花。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我刚去了革命老区的一处幽癖: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长岭乡,那儿有处著名的景点,名叫千年古树群,其中一棵树是安徽省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银杏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深秋,银杏如一场金色的雨花,随风纷扬在大别山云蒸霞蔚的多彩天空中,一树黄金一树梦。长岭乡的方乡长是个年轻干练的美才女,她热爱学习,手机上的文字是全英文版的。她说,最近又发现一处新的景点,就是映山红,漫山遍野的非常美。为什么之前没有被发现呢?因为他们被郁郁葱葱的松树遮盖了。
  张岩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诗歌的黄金年代,他本来是深受瞩目的,诗歌像那映山红开得漫山遍野,山花烂漫,但是随着时代洪流的风云变幻,娱乐社会的物质追求,他又会被一些强势生长的枝杈、林木所掩盖。方乡长走到古树群边洁白的山茶花丛时说:近期又找了些人把松树压下去些,映山红的美才显露了出来,才被发觉,现在还没有对世人公布。
  张岩松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像在茂林的山林里,鲜艳的,却不出尘的映山红,但他愿意保持那种沉默。愿意像萤火虫,发出微光。不是那种强烈的灯光,坐拥一整排大部头的小说,引发全世界关注的长篇小说大师,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他总会被更多的人们认识。他的诗歌像一道看不见的电波,总指引着读者,认识诗性的美好的存在。
  我有时会产生幻觉,诗歌是通向神灵的秘钥。人们试图通过灵媒和鬼魂交流,而人们若想同神仙攀谈,那恐怕要经过一位熟谙诗哲的诗人。
      如果诗歌是一尊玉玺,那么自由就是他最高的皇权。张岩松会把这玉玺摔得稀碎,因为他说过:文学没有定论。一切框架似的文论,都不会束缚他的思想。他亦不想用诗歌给自己盖章,成为通往某种桥梁的通行证。诗歌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发生。撬开他诗性的牙口,擅长口述创作的他,还有诗歌之外更大的可能。




      诗人简介:
      张岩松,当代著名诗人,出版诗集《木雕鼻子》、《劣质的人》等,参加《诗刊》社第18届“青春诗会”,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诗歌《涂鸦》入选中国科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诗作《过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编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同时收入《诗刊》社创刋50年诗选。诗作《吃》、《洗手癖》等21首诗被选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种天问》一一大学博雅教育,诗歌读本。曾被评为中国十大"网络诗人"。在中国的主要文学杂志发表诗作数百首。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