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明《爸爸谣》”读诗会南京朗读专场成功举行

作者:扬子晚报网   2019年05月16日 15:41  中国诗歌网    400    收藏


微信图片_20190516152818


2019年5月14日14时半至17时半,“一起来读《爸爸谣》”读诗会龚学明亲情诗南京朗读专场在南京凤凰广场凤凰教育机构举行。活动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全民悦读南京阅读会、凤凰教育机构、全悦南京好时光朗诵团主办。

著名诗人、高校教授、朗诵专家、资深策划人、报社资深记者和高级编辑冯亦同、陈咏华、孙江林、海马、阎爱琴、黄建国、格风、杜立明、束向红、张来进、黄山、李素然、胡泊、刘伟光、程容生、张景强、成桃之、刘兰、郭秀云、娄棕栋、嘉铭、华群、霍仕保、春歌、杨静波、杨薇、华富宁、子虞、林妍、赵萍、沈丽萍、清雅、陈月鸿、单玉蓉、慈慧(排名不分先后),部分诗歌爱好者,和诗集《爸爸谣》作者、诗人龚学明一起,从内容思想、艺术特色、社会学意义、心理学、历史和哲学价值等多角度、跨界和跨学科细读《爸爸谣》中的部分诗歌,使得这些安坐于书内的诗作活动起来,以更清晰的面孔走近读者,走入人们的心灵。活动由著名主持人嘉铭主持。

对于如此深层次、全方位的解读和分享,一些诗爱者说以前没有经历过,对诗歌的理解的确深刻了不少。朗诵过程中,一些朗诵者和聆听者被诗的情景感动,淌下了泪水。

据龚学明透露,这是《爸爸谣》读诗会的首场活动,此后将在全省或相邻省份推出多场细读活动,以此让诗歌进入更广泛的读者群。


微信图片_20190516152832


《爸爸谣》责任编辑如何看《爸爸谣》


《爸爸谣》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从立项到正式出版用了半年左右时间。出版过程中,《爸爸谣》责任编辑戴亦梁、黄山十分细心负责。昨天到会的黄山编辑首次透露了她对编辑《爸爸谣》的看法和受到的触动。

她说,《爸爸谣》是诗人龚学明怀念其父亲的一本诗集,也是一本思考生命的诗集。《爸爸谣》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内涵价值,都达到了一部好书的标准。作为一名编辑,能编辑到这样一本诗集,内心得到很大的满足,也受到很大的触动,在二校、三校时,仍很受感动。作者在追求文字之美时,考虑到让读者能读懂,这是一部能让大家读懂的诗集。在阅读《爸爸谣》时,大家不但能感受到抒情和诗意之美,还能感受到龚老师那份炽热的情感。今天,对《爸爸谣》中的一首首诗进行解读,是一次很好的诗歌体验。


龚学明:亲情诗更应让大众来阅读

龚学明说,他是在用生命、血泪写诗。感谢活动组织者邀请到了他诗路上的老师著名前辈诗人、原南京市作协副主席、现南京作协顾问冯亦同,他求学过的母校母系的领导、散文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孙江林,诗人、江苏作协和评论家协会会员、扬子晚报时政部主任黄建国,并邀请到他相识数十年的诸多好友和热爱他的诗歌爱好者,这让他感觉到真实,让他感到写诗就是生活。

龚学明说,诗歌发表或出版,就是要让人读的,而亲情诗以其相通的情感,更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阅读。从他出版的《白的鸟 紫的花》《爸爸谣》两部亲情诗集的读者反应情况看,亲情诗的阅读者完全跳出了诗人的阅读圈子,许多人并不懂诗艺,但他们知道什么是感动,他们需要能打动他们的、让他们淌下热泪的诗歌。

龚学明说,从中国诗歌诞生起,中国亲情诗即有了。《诗经》中至少有6首亲情诗,最感人的是诗歌《小雅—蓼莪》,一直传颂至今。所有的大诗人都写有亲情诗,从古代的曹植、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等人,到当代的顾城、海子、李瑛等,到国外的叶芝、里尔克等,都有亲情诗的传世名作。更多的诗人不要怕暴露自己的情感,大家都来写亲情诗。

一诗一读一评:深挖亲情诗的价值内涵

在“一起来读《爸爸谣》”读诗会南京朗读会上,有近20首诗歌,由朗诵者先行朗诵,由嘉宾进行点评,由龚学明选择性介绍创作背景和过程。


《传说》,朗诵:刘春源,诗歌点评:冯亦同;《四兄弟》,朗诵:春歌,诗歌点评:冯亦同

冯亦同(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原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作协顾问):

虽然作者写得很痛,但父亲已经永生在诗行里,泪水是有价值的。《传说》是诗集中的第一首诗,有了传说才有诗,才有梦,作者用犀利的笔触写出了历史的遥远。作者有文学家的情感和形象功底,有史学家无尽的真实,有哲学的思考。《传说》让一部村庄的史诗更有厚度,中国新诗里从此有了一个叫“泾上村”的符号。这个塑造是成功的,也可看出作者龚学明的细腻和热烈。

(龚学明:这个传说在我年幼时就常听母亲和村人谈到,感觉很神秘,也让我对村庄的先人充满了想象和敬意。这次写《爸爸谣》,我想先从村庄写起,这是我父亲一生所在。而写村庄我选择从传说开始,从而增加了诗意、神秘感和全书的想象空间,也以此进一步区别江南水乡更多的村庄)

《四兄弟》让我们对泾上村的细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龚学明是注重细节的人,这个选材是必须的。诗人用史家的眼光,用记忆的碎片串联成一部泾上村的新闻史。这首诗的闪光点很多。

《我在雪中默默流泪》,朗诵:林妍,诗歌点评:杜立明

杜立明(著名诗人,江南时报编委):

这首诗歌,让人由外而内,由景物而进入心灵世界。对于逝去的父亲的情感,通过雪、树木等景物直抵心灵深处,那些外在的东西在渲染、孵化,一层一层的贮备着,由浅入深,最后通过在一棵老树前的停留,将感情彻底释放出来。

读龚学明的这首诗歌,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情感带着走,我们通过身世感受,和审美对象情境相融合,升华出新的审美情感,达到和作者心灵相融合的境界。

《泾上》,朗诵:华富宁,诗歌点评:黄建国

黄建国(著名诗人、评论家,扬子晚报时政部主任):

在故乡,每一朵花都争着和他说话。福克纳有一块“邮票般大小的故土”,便是著名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福克纳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和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有15部长篇和绝大多数短篇中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同福克纳一样,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一个“原型故乡”或“精神故乡”,比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哈代的威塞克斯,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海明威的哈瓦那,叶芝的斯莱戈,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乡,等等。

龚学明的《爸爸谣》,用一整本书写他的故乡泾上村和他的父亲,这在当代新诗史上是一个非常醒目的存在,是他的诗歌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标志,或者说至少表明了他的诗学追求的野心,他用对自己故乡泾上村的深情抒写,向文学史的那些伟大的作家致敬。

龚学明的返乡,也是替我们每个人“返乡”。在他的《爸爸谣》中,我们每个人都将找到自己的故乡和亲人。龚学明回到故乡泾上村,连花儿都争着跟他说话:鸡冠花是雄鸡激情的凝固,夜饭花在傍晚轻唱,木槿花像老人迎送的眼神,紫色泡桐花忧伤……在故乡,龚学明是一个通灵者,能听懂花朵和石头的语言。这是一个诗人的最佳状态,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呼应着自然的韵律,他的每一瞥都将所见之物浮雕化立体化具象化,他说出的每一句平常话都成为诗,其实那是神明借他之口说出来的,特许他署上自己的姓名。

《赵浦江》,朗诵:子虞,诗歌点评:孙江林;《农历八月二十一》,朗诵:沈丽萍,诗歌点评:孙江林

孙江林(文史作家,散文家,江苏作协会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读者老是说诗歌看不懂,今天的收获是如同“人体解剖”,诗歌的脉络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具体语言为什么这样构成。的确,这样的读诗会令人耳目一新,很有必要。龚学明是学历史的,他的《爸爸谣》有很深的历史感,一条赵浦江连着远近、古今,连着“入世和出世”,让人回味无穷。学明最早的职业是记者,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他的诗集中篇什有很好的布局。学明的诗充满着想象,有丰富的意象,他的诗有激情,有血肉的分量。

《农历八月二十一》在听朗诵的过程中,慢慢地进入被打动的状态。作者写的是这一天他的母亲过八十岁生日,一起到一家面店吃长寿面,喜气洋洋中唯独缺了爸爸一人,“面未端,泪已流”。在阅读和听朗诵中,在具象的背后寻找生活、语言的逻辑关系,诗歌有写实又有空灵,作者观察精妙,又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诗句中。朗诵得很伤感,体现出诗所要表达的情绪。

《慈祥》,朗诵:清雅,诗歌点评:陈咏华;《还原》,朗诵:杨漾,诗歌点评:陈咏华

陈咏华(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原江苏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现为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会长):

《慈祥》这首诗艺术的追求明显。诗眼在最前面两句和最后两句。第一句是奇句,“我的爸爸在花朵之上/他在大片的光中不语”,写出了奇特的诗意和诗歌神性的内容,是诗之为诗最重要的部分。最后一句是升华,“他的慈祥被火护卫/被阳光送到高处,照耀”。我在1981年就写长篇组诗,是以时空来连接,龚学明是以情感连续。这首诗不长,但回味无穷。空灵,又能让人读,自己也很想朗诵,再读读。

《还原》这首诗读来很酸楚,艺术手法很高超,从诗的开始到结尾都在塑造一个艺术世界,突出了一个“穷”字。艺术感染力非常强。

作者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反衬法,要还原什么?一定不是还原苦难,而是温暖,还原“爸爸”终于到来的春天。这首诗,语言处理有度。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可以写上一万字的评论。

(龚学明:《还原》是一首受到我母亲回忆启发而来的诗歌。我母亲时常告诉我们兄妹,我们的爸爸在小时候非常贫困和孤独,贫困到没有鞋子穿。他的父母早逝,没有人会给他做鞋子。在诗歌中,有四处出现了“鞋子”,先后是“这个村庄荒草环绕/河湾上风声很急/而你没有鞋子”、“没有母爱的男孩/在孤独中/寻找不可能的鞋子”、“空荡荡的夜晚/你渴望中的鞋子冰冷”、“你温暖的鞋子要到快20岁才穿上”,鞋子其实是一种象征,是温暖的象征)

《人造河》,朗诵:杨微,诗歌点评:海马

海马(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作协会员,南京大学博士后,三江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

生命与河流有着天然的联系。逐水而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的必需。村庄如此,城市也是如此。但河流不是生命的道具,它同样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这就是诗人龚学明所想告诉我们的一个诗歌真理。它会出生,比如被人工开挖;成长,长上了水草,有了浣衣的妇人;然后,在历经生命的全部沧桑后,老去,并走向死亡。

在这里,河流只是一种象征,注入了诗人个体的生活、生命经验。由此,在对一条河流的怀念以及哲理升华的过程之中,诗人完成了对故乡的返顾和深情的注目。


《挽歌》,朗诵:陈月鸿,诗歌点评:束向红;《窗外》,朗诵:赵萍,诗歌点评:束向红

束向红(著名诗人,江苏作协会员,原淮海农场党委书记):

没有想到一个曾经的新闻记者能写出诗,一个学历史的人比学中文的人更能写出优美的语言。《挽歌》是将父亲定格在诗中的一个特定场景,感人至深,一边读一边在控制眼泪。表达手法上,用了十多种修辞手段,如象征、对比、拟人等,尤其是对比,通篇都在采用,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夹叙夹议,情景交融,是学习写诗的教材。

《窗外》说明,一个好的诗人,处处都能捕捉到题材和灵感。这首诗的题目选好了,内容上自然形成,再次说明作者驾驭诗歌的技艺十分娴熟。

《走近》,朗诵:杨薇,诗歌点评:格风

格风(著名诗人,现代快报编委、《读品》周刊主编):

父亲远去,带走一条大河,诗人一路追随,目击成诗130多首,他要用诗篇为自己的父亲建构墓园,也为天下父亲立传,这是龚学明新近诗集《爸爸谣》。

“空中漂浮着的表情/我原意:仍然微笑/墓地上的风不是风/这么大的情绪,来自两个世界”,这些句子来自他的诗集中的一首《走近》,诗人由个人经验升华到诗性世界,父亲的目光布满整个天空,让我们看到“爸爸大于天穹”。

而“大于天穹”的究竟的什么?是诗意的、神性的一束光,这束光“睥睨低处的荒诞”,有种穿透岁月的感人力量。

《爸爸本姓金》,朗诵:郭秀云,诗歌点评:李素然

李素然(资深记者、编辑,原现代快报主任):

和龚学明相识20多年,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做事做人很细腻。以前他出版散文集《上海有梦》,显示出他的有心和勤奋。如今,他在创作诗歌中一以贯之,佳作频出。

这首《爸爸本姓金》流淌出一种辛酸的叙述和亲情的美,美得纯粹,美得接地气。我对亲情诗一直很感兴趣,龚老师梦想他的诗集能鼓励人们,珍爱亲情,让亲情再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这特别可贵。

(郭秀云:龚老师是新一代的亲情诗人代表,技艺纯青,诗歌中的悲悯大爱,常让我泪流满面。这是一首男性的颂歌,是不朽的诗作。)

《荒原》,朗诵:杨薇 华福宁,诗歌点评:胡泊

胡泊(资深记者,中国江苏网高级编辑):

诗歌是用来听的、读的,通过朗诵,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体会。和龚学明相识20多年,在2016年他父亲去世时,他的悲痛,就预感到他会用诗歌的手法来怀念父亲,记录过去。所谓诗情画意,诗应该表达感情。新诗中无病呻吟比较多,学明的诗表现出真情,不像有些人写的诗玩弄技巧。

《爸爸谣》,朗诵:华福宁,诗歌点评:张来进

张来进(资深编辑、记者,诗人,中国电力报华东地区总编辑):

作为一名男性诗人用大量的篇幅来写父亲,在当代诗坛不多见。我们都知道“爸爸”这个词一般代表着权威和力量,而在精神分析中,男孩子都有一种叫“俄狄浦斯”情结,指的是在男孩子潜意识中有着恋母妒父的心理动机。通俗地讲男孩子一般与父亲关系紧张,而与母亲关系比较融洽。

但龚学明却一反常态地颠覆了这样的认知,《爸爸谣》通篇读下来,几乎看不到与父亲的冲突,更多的是对父亲曾经历过的苦难的伤感,对父亲慈爱的赞美,对父亲高大权威的崇拜。难道弗洛伊德错了?不见得,弗洛伊德还有一个梦的理论,他说梦都是愿望的达成,而作家的写作活动也是一个梦的过程,其通过创作形式来弥补生活中一些缺憾,进而实现愿望的达成。

据此来解读《爸爸谣》便更有趣理了,作者的父亲在2016年去世,这样便给了作者一个完全静下来的契机,并用诗的形式将他与父亲的关系重新梳理一下,那么伤感也好,赞美和崇拜也罢,都是以求重新认识父亲,重新定位父亲,进而达到弥补缺憾,超越权威,和谐相处相爱的愿望。

“不敢看的诗”带我们到了山岗上

阎爱琴(活动策划人、诗人,原江苏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口部经理,中威认证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说,龚学明老师为人诚实。他非常孝敬父母,重视亲情。他有资格写这本书。人生不易,我们都有失去亲人的经历,他的诗读后,让人潸然泪下。悲伤时不敢读,但又不得不读。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创作的深度,诗中哲学、宗教与现实沟通表现手法,让我们震惊,不得不称赞他为老师。他的诗有时读着读着就好像被他帶到了一座高山,在山顶上看到蓝天、松柏、悬崖、大海,但是,你环顾四周,却找不到你回去的路,你只能在那里沉默、回味和思考。这就是他诗的魅力所在,深度所在。他的诗真与假、实与虚、天上与人间、灵魂与肉体互相穿插的描写,让人久久思考才能理解。

张景强(诗人,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老师)说,读龚学明老师的《爸爸谣》,要在两种情况下会特别感人,一是出生在农村,后脱离贫困,或进城者,“故乡的眼泪流进了都市的心”;另一种是爸爸的花儿已谢了,我们不再是孩子。

冯亦同老师在最后总结时说到三点。一是,写诗一定要写“我”。屈原、李白,他们的形象生活在诗里,一个峨冠博带,一个飘飘欲仙。龚学明将爸爸的所有形象都写进诗中,他自己的形象也在诗中存在,文化、知识信息的密度造成了新一代又一个诗人的形象。二是历史不能忘记,土地是我们的根,村史实在值得去写。写历史也是文学家的责任,要考虑如何升华。三是诗歌的厚重如同石头。龚学明的诗,有着“三生石”(今生、前生、后生)的感觉,生命的长河里,诗化的价值最值得。


微信图片_20190516152842



责任编辑:祝雪侠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