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山,无法忘怀(叙事长诗)

作者: 2019年12月11日10:45 浏览:21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知青(全称:知识青年),一个产生于特殊年代的特殊名词。随着时间和一代人的流逝,这个词,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融入历史的一小段插曲。作为亲历者,心中总有某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情愫,牵引着我,去追忆……。
1

很惭愧
我至今不知道那座山的名字
或许,它太小
或许,它不高
或许,它本无名
但它始终让我,无法忘怀

2

县志上说,巴县属丘陵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地名,始于
北周武成三年(561年)

3

1975年,高中毕业
我“上山下乡”的脚步
就落在这个县的一个公社
落在一个公社下面的一个大队
最后落在,一个大队上面的一座山

4

山,不见鹰,却是
通往巴县东面的一道天然屏障
针叶松郁郁葱葱
如果在风月夜,你会听见
松涛声似阵阵海涛声,从星空
一浪一浪推过来
节奏舒缓,美妙无比

5

我的太平知青茶场
就出生在这座无名山的怀抱

6

学习“株洲经验”
母亲单位的一辆绿色解放牌货车
驶上尘土飞扬的乡间路
颠颠簸簸,把我和十几个年轻伙伴
集体运送到这里
一路上,我们热血沸腾
以至,完全忽略了父母送别的泪水

7

单位派出带队干部
大队派出贫下中农代表
劳动工分制
享受两年国家供应粮
年终分配在各自落户的生产队
据说——
这是当年对“上山下乡”的创新

8

决心书,是自己在学校写的
户口,是母亲单位下的
建茶场,是大队讨论公社批的
于是,我们在广阔天地
战天斗地的命运
就这样,被三个“的”决定了

9

大队书记和大队长,都当过兵
一个曾是指导员,一个曾是连长
文化不高,但绝对忠于
书记沉默少言
队长好酒豪爽,讲革命故事
永远是那个“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老掉牙的民间掌故

10

而场长
一个典型的老实得掉土的农民
说话没头绪,门牙总漏风
一双蒲扇大的脚板,像两块生铁
牢牢的钉在土地上
他每天5点起床
爬2个多小时山路
到达场里,把我们叫醒后
一个人,就闷声干活去了

11

其余三个贫下中农代表,两男一女
不是队领导的亲戚
就是与队领导关系靠近的
红宝书读归读
但是人嘛,都讲这个
何况,在这偏远贫穷的地方

12

站在山下,举目望
所谓的茶场,就是荒山一座
而建房当属首要。因此
当山垭口升起的太阳,每天照着
鱼贯似的我们,从乡里
从山下,扛着腰粗的树木
挑着沉重的泥瓦
沿崎岖陡峭山路,向上攀爬时
远远看去,我们
就像一队爬行在山凹里的蚂蚁
不知抄袭谁
当时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句话:
“在广阔天地扎根一辈子
这就是我们革命青年火红的年华”

13

场部落成
正是翌年的春暖花开,农耕繁忙
欢天喜地,我们
搬离旧地主炮楼的临时住所
正式上山开荒
记得那天的天空,被我们的歌声
染得很蓝,很高亢

14

我曾私下嘱咐石匠
在新房的石柱上凿了四个字:
创业茶场
但农民和土地不认书生气
仍然以大队的名叫:太平茶场

15

日升月落,又月落日升
我们挖山,我们劈石,我们垒坎
我们平土,我们烧荒,我们割草
慢慢,规整划一的茶梯
在一滴滴汗水中
在双手的血泡中
初具规模,依山形而蜿蜒
年轻的我们多么骄傲
一匹山,被一群城里来的知青改造

16

作为一个规范化的知青场
喂猪、养牛、种菜
是必须的
办黑板报、开会、学习
是必须的
请贫下中农来“忆苦思甜”
更是必须的

17

山上的土地,很瘦,淡黄色
坡度大,水土易流失
所以,我们挖蔬菜地必须头朝下
——倒着挖
把下面的积土往上面提
土黄瘦,但特别出产大萝卜
种子点下,施些肥水
然后,她就拼命的绿,蹭蹭的长
几个月后,拔出来
像一个个白生生的胖娃娃
吃不完,晒成萝卜干
拌着夕阳当咸菜

18

当然,种南瓜最省事
挖个大坑,倒进狗粪猪粪什么的
然后就撒手不管
秋天一到,一个个绿的、黄的
圆的、长的、方的
躺在土里,或躲在石旮旯里
等你抱她回家
曾经有个南瓜王,磨盘形
30多斤,足足让我们饱餐了一顿
她的瓜仔,被留种

19

守茶场,我们养了一条土公狗
叫小虎,黄黄的毛,很纯
时间久了
一遇知青回城探亲
它就一路送行,哪怕翻山越岭
忽然有一天,它外出归来时
满嘴血肉模糊
下巴没了。它不哼不吭
只是痛苦的趴在那里,不吃不喝
它被黄油包裹的土雷管炸伤
没几天,不见了影
一周后,我们在一堆野草丛中
发现了它
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
它,竟一个人悄悄的死在荒山上
从此,场里再没养狗

20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
乡里实行“逢七赶场”
远远近近的农民
背着、挑着、赶着、牵着
自家产,去交易
赶场地在公社,那里有条小河
小河上有座老石桥
各种交易便沿河而展开
而我们的赶场,一是买米买菜
二是顺便透气打望
听听公社有什么新鲜事
看看场上有没有养眼的村姑娘

21

某个“逢七”,我没去
下午,有人气喘嘘嘘跑回茶场
报告出事了
我们场的知青和另一个场的知青
打群架
见了刀,流了血。人在医院
后来才知
我们的人曾与对方的人
结下梁子。这次刚好在赶场碰见
于是......
所幸,双方都有分寸
我们的人被刀捅漏屁股
对方的人被扁担砍伤了肩膀
县知青办和公社的人下来了解情况
叫我写了一份报告呈上
双方父母单位,又出面调解
最后——
各打五十大板,伤,各自疗

22

俗话说:穷日子也有欢喜的天
这里兴吃“刨猪汤”
年关杀肥猪后
把猪肺、猪肠、猪杂碎和白萝卜
热腾腾煮一大铁锅
然后,叫上乡里亲朋好友
在自家院坝摆上八仙桌
咕隆咕隆,倒上自家酿的红苕酒
借着月色,海吃海喝
常常,我们也受邀
提着马灯,不惜走十几里夜路
以嗨年猪为快
我们场里也杀过年猪。请来杀猪匠
请来队里的大小领导
点亮200瓦大灯泡
那场景,把山都热得嗨起来

23

有一年,天大旱
当地很多农民等吃“返销粮”
我们茶场背靠的国有林
也突发大面积虫灾
深褐色的松毛虫,不知从哪儿钻出
铺天盖地
爬满松干和松枝
几周功夫,一座绿油油的山
变成了秃头山
人在林中走,必须戴斗笠披蓑衣
即使这样
松毛虫掉在斗笠上的“嘭嘭”声
像石头儿,很恐怖
针叶吃完,松毛虫们又集团军似的
往山下转移。过不了水田的
就一堆一堆淹死在田里
而沿着旱路的,就纷纷爬进院坝
爬上农舍,肆无忌惮
墙上、路面、水里......
到处可见它们毛竖竖的身影和尸体
狗见了,吓得绕道走
林场的人慌了,下来查看
并许偌,凡捕捉掩埋松毛虫多少斤
年终奖励多少多少钱
我们知青场靠山近,特积极
前后登记累计:捕捉掩埋毛虫1000多斤
年终到了,林场却没人下来兑现
我们也没人去问
那年月,讲觉悟,讲政治
听说,林场曾打报告申请过飞机灭虫
他们也难啊

24

“反击右倾翻案风”吹到这地方时
就在一次全公社
生产队长参加的批判大会上
当公社某领导宣读完上级的文件后
皱着眉,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我觉得邓小平说得对呀
叫我们啷个批判?”
全场,一片会心大笑
而我,禁不住为这位副书记
悄悄捏了一把汗
但“山高皇帝远”
这事就像风一样,过了

25

后来,我们茶场又来了几批知青
再后来
整个“上山下乡”停止
再再的后来
我们的知青茶场
全部彻底,退还给了那座山

26

一切,归于原位
历史,就是这样在反复折返中
曲折向前
但它在我们个人有限的生命里
留下的划痕,却是
深刻而隽永的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