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期 | 2019.12.28
中国好诗 ( 第89期 )

综述·评论


光还活着

蒋浩


本期诗多,难以杂一,大致看来,年终岁末,诗人们都难掩心扉,情重于事,血浓于水,必须要在自己的文字中平平仄仄地好好抒发一番。《青海》和《呼麦》虽然来自极为特别的极具辨识度的地理意义上的边疆,而仿佛远方才是心灵的寄托。这种寄托与其说是意味着某种归宿,不如说是诗人心灵自觉的又一次流放,“藏语里的黄金”,“佛光中的蜜”,“喉咙里的暴雪和霜冻”,“微小的星辰在呼吸间的运转”,都在指向这远方之远和心灵之灵的默契,而所对应的个体现实其实就是现实的活着的本质:爱。爱在青海是某种释放,爱在呼麦可能就是忍受。音乐是距离宗教最近的声音,或者说音乐就是宗教,宗教的青海也是音乐的呼麦。这样的两首诗出现在这辑里,互为悲伤的回声。而《当归》的带给我们的反思却在于青海与呼麦所营造的那种悠远旷古的视觉经验与声音体验事实上是当归而不归了,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永远的失去。诚如诗人所说,制药厂上空徘徊的风再也唤不回黑暗深处的死者,归是沉默,就是归于沉默。在这里,诗人心灵的底色是近于绝望的。但“光还活着,好像总有什么在词语中替我们活着”,手臂里有闪电的枝柯,头顶三尺有神明。《白夜》仿佛在安慰《当归》,那是绝望中的希望,而且,诗人说,人本身就是希望,“人有来源”的意思就是人是人的来源。“秋天是一湖夜凉之水沉于肺腑”,只有试着活下去一条路(瓦雷里诗)……一死一生,这两首精彩的诗互为酬唱,暗通款曲,仿佛世界只在希望与绝望之间。但荒诞和谬误也许才是这世界的本质和表征。诗人借蛇和蝙蝠(都是某种意义上极为丑陋和神秘的物象)来隐喻现实,那美好的“苹果”在两者之间的坠落,充满混乱的人类史,让人认识到的真理仿佛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就是《谬误》这首诗最后所揭示的:“上天昏聩,总是忘了从箱柜里摸出的是什么/一会儿是瘟疫和杀戳/一会儿是鲜花和海浪”。何其悲也!在前面这些重口味的写作之外,本辑的诗似乎还可以概括出另外一条情感线,就是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人间烟火的心情书写。《地方志》《喊一声娘》《父亲的日记》等显然是亲情的,《我们不说爱已经很久了》是对爱情的另一种表达,而长诗《在诗经中隐身,或重现》更复杂些,情感的维度不仅有爱,更是对一种爱的生活展示出的文化传统的想象和追忆,但这一切,《如生活所述》,《万物各有各的悲悯》,逝者如风,而《风早已止息,风留下的是风的苍茫》。


特邀专家


蒋 浩

1971年3月生于重庆。先后在成都、北京、海南和乌鲁木齐等地做过报刊编辑、记者、图书装帧设计、大学教师等工作。编辑《新诗》丛刊。著有随笔集《恐惧的断片》(2003),诗集《修辞》(2005)《喜剧》(2009)《缘木求鱼》(2010)《唯物》(2013)《夏天》(2015)《游仙诗·自然史》(2016)。诗作被译成英、德、法、西、韩等多种文字。应邀参加过中国文学节(瑞士,2009),第37届英法诗歌节(巴黎,2014)。曾获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2014)。


编辑委员会
  • 主编:金石开
  • 执行主编:孤城
  • 编委:
  • 王夫刚
  • 王家铭
  • 金石开
  • 罗曼
  • 林歌
  • 孤城
  • 姜巫
  • 符力

(按姓氏笔画数)

栏目说明

1. 《中国好诗》是由中国诗歌网编委会完全从文本质量出发,秉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一至两周内过万的自然投稿中精心挑选佳作汇编而成。

2.本栏目由本站官方主导,与广大网友投票参与的栏目区别明确,每期推荐诗作20件左右(排序不分先后),并邀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受邀专家独立撰写评语,最大程度体现专业的审美标准,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干扰。

3.由于轮值编辑每日审稿量大及其他原因,可能致使漏选部分优秀诗作,望不要受影响,而是继续投稿支持。

4.作品由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在保证个人审美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推荐。

5.编委会每期提名作品,邀请1位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如现有作品不能诱发特邀专家点评兴趣,则他可自行提名作品,报编委会同意后,撰写点评。

6.本栏目将会不断完善,欢迎留言,提供建设性意见。


提醒

(1)点击橙红方格后的标题可阅读正文

2本栏目能适应手机阅读,只需将本栏目网址转发到手机,即可实现,并可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


中国好诗
top_poem_zgshige